top of page

Unresponsive /Unconscious Diver 水面無意識救援全攻略|救援潛水員必學技能與教學技巧

已更新:8月17日

本文完整示範如何救援水面無意識潛水員,從翻轉、檢查呼吸、人工呼吸到拖帶技巧,所有細節一次學會,提升你的救援自信與專業度!


ree

在潛水世界,學會如何應對「水面無意識潛水員」是每位救援潛水員的必修課。這不僅關乎技術,更關乎自信與責任感。課程中,施教練會親自示範如何安全接近無反應潛水員,正確將其翻轉至仰臥,並建立雙方正浮力。接下來,移除重量帶、面鏡與調節器,並以「看、聽、感受」檢查呼吸,這些步驟都需流暢且有效率地完成。


若發現傷者無呼吸,立即執行有效人工呼吸,並持續給予救援,同時拖帶傷者向安全地點移動。教學時,分段演練:讓學員練習翻轉與建立浮力,再進行人工呼吸與拖帶技巧,最後模擬全流程,強化臨場反應。

Call us Now
Call us Now

強調如何在拖帶過程中持續評估傷者狀況。課程結束後,學員將能獨立完成水面無意識潛水員救援,並具備領導與溝通能力。

選擇專業救援潛水課程,不僅提升自救與救人能力,更讓你在潛水生涯中脫穎而出。這套技能將成為你水下安全的最大保障,也是成為潛水領袖的關鍵一步。



【救援潛水員課程|Unresponsive Diver 水面無意識救援全攻略】專業技能教學、實戰演練、教練技巧全公開!學會如何在緊急時刻拯救無反應潛水員,提升自信與領導力,掌握國際標準救援流程,助你成為水下安全守護者!完整技能示範與教學重點,讓你在Rescue Diver課程中必備內容!Sze The World 香港救援潛水員課程 | SDI潛水教練訓練官


免責聲明:以下內容僅供參考,Sze The World 及其教練並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以下內容僅供參考,Sze The World 及其教練並不承擔任何責任

Rescue Diver 程序

SDI 救援潛水員 程序教學指引



本指引適用於 SDI 潛水教練進行教學與實際操作。內容涵蓋從現場安全評估到移交專業醫療的救援流程。


-DRSABCD流程:

Danger(危險)、Response(反應)、Send for help(求援)、Airway(氣道)、Breathing(呼吸)、CPR(心肺復甦)、Defibrillation(去顫) *必須離水


傷者初始狀態


- 傷者(P):面部及身體朝下,躺平於海面

- 拯救員(R):準備進行救援


R: 拯救員 Rescuers

P: 傷患者Patient




救援步驟詳解


🙏🏻(請緊記以下七個步驟)🙏🏻


1. 確認現場安全(D


- 評估自身及環境安全,避免二次災害

- 穿戴好個人裝備,準備進行救援

- 撥水呼叫:Diver! Diver! Are you ok?

- 若傷者無反應,進入下一步


2. 接近與建立浮力


- 從安全角度接近傷者,避免被其本能抓住

- 拯救員保持面鏡及調節器就位

- 進行潛游,掃面並拍肩確認 (R)

- 交叉手(強手)將傷者翻轉至面朝天空

(盡早暢通氣道)

- 拯救員移除自身調節器

- 先為傷者建立正浮力,再為自己建立正浮力

- 依序移除重量帶(傷者、自己)、調節器、面鏡

- 進行看、聽、感受檢查呼吸 (5秒)


3. 開放氣道與檢查呼吸


- 將傷者臉朝上,頭部輕度後仰開放氣道

- 左手托住頭部下方,臉靠近傷者口鼻

- 觀察胸部起伏、聽呼吸聲、感受氣流

- 111222333444555節奏進行,確認無呼吸後,先進行兩次人工呼吸(每次約1.52秒)


4. 初步評估與呼救


- 拍打並大聲呼叫傷者,持續確認反應

- 若無反應,立即呼救並請求支援

三件事:

  - 4.1 請求純氧

  - 4.2 請求急救箱

  - 4.3 報警

然後繼續(因為以上大約程序約需時十秒)

  - 4.4 進行(ABC)支援

- 所以先吹兩口氣,再每10秒進行一次口對口人工呼吸



5. 執行水中人工呼吸


- 若無呼吸,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 使用口對口或口對面罩法

  - 先給予緩慢且有效的人工呼吸(每次1.52秒,觀察胸部起伏)

  • 氣道暢通 在進行人工呼吸時,按額托顎暢通氣道,換手仍需保持頭部後仰,確保氣道暢通。

  • 捏住鼻子: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子,吹氣時候需要捏住鼻子,離嘴放手。

  • 罩住嘴巴: 用嘴巴罩住患者的嘴巴,形成密封。

  • 吹氣: 輕輕吹氣兩口,每口約兩秒鐘。

  • 觀察: 吹氣後,觀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斷是否成功。

  - 每次吹氣後確認胸部有明顯起伏,避免過度吹氣,若然吹氣並未有胸部起伏,可確認是否口腔有異物或氣道暢通並未能有效發揮。

- 持續人工呼吸並拖帶傷者移動到支援點

- 打數到888舉手,999揮手動作潑水

- 由上至下解除傷者BCD,最後剩下魔術貼,然後到救援人員BCD,直至到達岸邊或救援船隻再除下傷者BCD


6. 拖帶與持續監控


- 留意過程需要盡快拖帶最近救援地點和右手檔水避免海浪進入傷者口鼻

- 使用單手拖帶法(通常托住頭頸),保持氣道暢通

- 拖帶過程中持續評估呼吸與反應,定時給予人工呼吸


7. 移交岸上或船上


- 到達安全地點後,立即將傷者移出水面

- 若仍無呼吸、無脈搏,立即開始標準CPR程序

- 持續供應高濃度氧氣(15/30),等待專業醫療人員到場


補充說明


- DRSABCD流程:Danger(危險)、Response(反應)、Send for help(求援)、Airway(氣道)、Breathing(呼吸)、CPR(心肺復甦)、Defibrillation(去顫)必須離水

- 安全與溝通:全程注意自身安全,並有效與岸上或其他救援人員溝通


本程序結合SDI Rescue潛水救援課程重點,強調安全、有效與有系統的救援流程,適合用於潛水訓練及實際救援演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教練並不承擔任何責任

(鳴謝 Tony 教練補充部份內容)





你準備好成為水下英雄了嗎?學會水面無意識潛水員救援,搶救黃金五分鐘,拯救生命!跟著專業施教練實戰演練,解鎖潛水生涯最重要的技能。#rescuediver #救援潛水員





🌟 施教練|Sze The World 創辦人 & 野外歷奇主席


專業認證 × 經驗從1994年始 × 改變生命的戶外歷奇專家



✅ 專業資歷與認證

• Leave No Trace Master Educator|無痕山林高級導師認證

• 山藝二級教練|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UIAA 國際認證

• 繩索技術二級教練 |HKRU

• 運動攀登和攀岩三級|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認證

• 運動通論(二級)|香港教練培訓委員會 HKCC 認可

• 潛水教練訓練官|SDI Scuba Diving Instructor Trainer

• 技術潛水教練訓練官|TDI Technical Diving Instructor Trainer

• 國際急救教練|First Response Training International Instructor Trainer (具證書和簽發教練資格)

• 急救認證|FRTI | St John First Aid、泳池與沙灘救生員

• 性格透視®️引導師|Personality Dimensions® Qualified Facilitator

• 低結構歷奇教練|歷奇輔導學會成員

• 認證教練課程 Coaching Clinic®|Strategic Skills for Managers, Leaders and Coaches

• 戶外緊急支援隊領隊|Outdoor Emergency Support Teamleader

• 心理輔導與戒毒服務經驗|曾任資深工作員 Senior Program Worker(14年)



🔥 專業經驗簡介


施教練擁有自1994年帶領戶外活動與歷奇訓練經驗,足跡遍佈山野、海底與極限環境,將「自然 × 教育 × 輔導 × 改變行為」融為一體。


無論是幼稚園兒童、青少年戒毒者、SEN學生,或長者群體,他都能設計出貼身、有效、有啟發性的訓練課程。並以「山毅計劃」、「潛能挑戰營」等方式,喚醒參加者對生命的掌握感與行動力。



🌍 Sze The World 的信念


👀 Let’s go See The World!

透過互動 🙌🏼 提升動機 🚀,拓闊視野 🗺,發現 ✅ 不可能的事!



📎 更多資料與合作邀約


🔗 網站|www.szetheworld.com






留言


bottom of page